听!济南山谷间响起电音

不是阿勒泰去不起,而是长峪更具性价比。近两年来,在《我的阿勒泰》《去有风的地方》等影视热剧的助推下,具有“慢生活”特质的乡村旅游备受推崇,吸引着游客把目光转向山野。距离济南市区只有一个小时的南山区,群山环抱、山清水秀,满足了很多都市人对诗和远方的期许。最近,第四届“山谷的意志”电音节(原南山电音节)在长峪村如约而至,在此基础上,还推出了艾叶加工产品、“媳妇宴”流水席等文旅产品。一场“村迪”,为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量——吸引游客5000余人次。一个原本位置、交通、基础设施都不起眼的小山村,通过“电音节”开辟了一条区别于传统乡村旅游的新赛道,为文旅资源“先天不足”的村庄打开了新思路,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。

差异化助推“弯道超车”

电音节和小山村的组合本身就自带反差感,而在长峪村,类似的反差无处不在。

5月18日这天,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德国、新西兰的知名DJ云集长峪,游客、村民蹦起了“村迪”。电音舞台的隔壁是临清远道而来的非遗京剧团,中西混搭,你方唱罢我登场。

村子主干道的两侧,农村大集是烟火气的象征,诸多业态加盟,冷萃咖啡就着烤玉米,烧烤配凉粉,想怎么搭就怎么搭。河边是露营爱好者的聚集地,天幕下聊天、烧烤、吃西瓜,溯溪、呲水、捉鱼虾。不爱扎堆的i人,一把椅子或一个吊床,放空或葛优瘫,轻松“躺赢”一天。

从citywalk自动切换countrywalk,绿树红瓦,打卡拍照两相宜。开饭时间,耳朵里是古新交融的乡村进行曲,柴火炖的大锅菜,非遗“媳妇宴”火爆开席,重新找回儿时吃大席的记忆。

从济南市区前往长峪村的路上,有众多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营地,还有分散在各个村庄和景点的农家乐。长峪村没有简单“复制粘贴”,而是由电音节这一小众切口,自创了一条“又土又洋”的赛道,进行弯道超车。自然风光碰撞潮流艺术,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互补,不同的场景体验融为一体又不失和谐,给游客带来了特别的体验价值和情绪价值。

留住乡村的文化根脉

中国人自古向往田园,乡村旅游本质上是一场精神原乡之旅。在这里,文化是包容的,可以大雅,也可以大俗,蕴含的思想观念、人文精神、道德规范都凝结着乡村最原始的魅力。来到长峪的游客都深有体会,村子不仅山美水美,最美的还是人情味,正如电音节那句响亮的口号“山谷的意志父辈的旗帜”,发展乡村旅游最应该留住的就是乡村的文化根脉。

四年前,一位从大山里走出的大学生木影,用一场电音节反哺乡亲父老,意外掀起了乡村振兴的“蝴蝶效应”。电音节办到第四届,逐年提升的人气,和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形成正比。村民们从不理解、不感兴趣,到把电音节当成自己的节日,思想观念转变的同时,长峪村的乡村旅游迎来转机。

图源:大众日报

为了今年的电音节,村里提前十几天就开始准备,全村上阵花心思做好服务,为游客排除后顾之忧——解决停车难,别的村子停车一次收费10元,长峪村免费的停车位从村头画到了山下隔壁村;解决上山难,购入了两辆摆渡车,游客停车后可以免费乘坐;解决吃饭难,村民搬出了桌椅板凳,有力出力;还有人为活动捐了一千瓶矿泉水,有人赞助了烟花秀,几十名志愿者平整土地、清理垃圾、搭建舞台……在长峪村,“人心齐、泰山移”的精神被具象化了,纯朴的民风、割舍不掉的乡愁,本身就是人文风光的一部分。

主动“造节”,提高品牌声量

发展旅游,最重要的是人气。济南近年来把文化“两创”融入文旅体验,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,让随处可见的山东大集、山东手造、山东好品,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特色、推动乡村振兴、提升城市吸引力的综合性窗口。文化节聚集了内容、人气、消费功能,给地方带来机遇,村委书记孟令钧深深知道,地处大山沟沟里的长峪村想要赢得关注和流量,就要主动作为,想方设法引入流量。

电音节有了起色后,村民信心大增,更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文旅建设中来,争当乡村文化的创作者、传播者。用“村晚”练兵,在电音节中积累经验,又在去年秋天举办了一场“惊动”央视的时装秀。模特们把乡村、田野、山峦变成T台,传递乡野潮趣;农民模特队则为农产品站台,展现农民精神风貌。巨大的反差吸引了CCTV-4《远方的家》栏目组,用了近20分钟的视频展示了这场独一无二的大秀。

在不断地尝试打造爆款、吸引流量的过程中,长峪村摸着石头过河,用持续不断的活动维持热度,逐渐打出了差异化品牌,听!济南山谷间响起电音在持续的曝光中提高品牌声量。

轻资产重运营,重视情绪价值

乡村文旅发展处在上升阶段的同时,也经历着大浪淘沙。网红的风吹进乡村,原本千村千面的乡村面临着相同的网红化命运。很多村子大兴土木、搞林地建设、大面积种植花海后,或许能在短时间里吸引一波流量,但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,没有良好的基础设施、优质的服务托底,一二三产跟进融合,很快就会被新一波的网红风格、更大投资的项目取而代之。

影视剧、音乐节带动文旅发展,情绪价值成为文旅爆点的主导因素,乡村文旅正是因为宁静的“松弛感”踩中了情绪价值的风口。

我们看到,长峪村办电音节一开始是无心之举,连续四年,从赔钱到少赔钱、再到少赚钱,在第三届扩大规模、收获大流量后,到了第四届反而“慢下来”,把更多的心思转移到如何挖掘资源、发展产业、提升服务上,推出艾产品、“媳妇宴”流水席、民宿,先付出再要求回报,把目光放到更长远的目标上。

长峪村能有今天的关注度,前提是过去几年已经在道路、村貌、卫生间等基础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,而“造节”只是第一步,把流量变“留量”,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,还需要继续提升乡村建设,才能抓住“乡村振兴”的机遇,借力造势、乘势而上,盘活乡村经济。(来源/济南宣传作者/任晓斐)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