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

1. 课程背景:

学科

:地理/科学

年级

:初中(79年级)

课程主要内容

:学生将学习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,包括气象数据收集、分析和预报模型的应用。通过实践活动,学生将尝试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,并制作自己的天气预报视频。

2. 课程目标:

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科学原理。

学会使用气象数据和工具进行天气分析。

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。

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3. 课程准备:

教师准备:收集相关的气象数据、天气预报软件、视频制作工具。

学生准备:分组(每组45人),每组选择一个未来日期的天气预报任务。

4. 课程流程:

第一阶段:知识导入(30分钟)

教师通过PPT介绍天气预报的历史、重要性及基本原理。

展示如何使用气象网站和应用程序获取天气数据。

第二阶段:数据分析与预测(40分钟)

学生分组使用提供的工具和数据进行天气分析。

每组尝试预测所选日期的天气情况,并记录分析过程。

第三阶段:制作天气预报视频(40分钟)

学生根据分析结果制作简短的天气预报视频。

视频内容包括天气图表、预测说明和可能的天气影响。

第四阶段:展示与评价(30分钟)

每组展示他们的天气预报视频。

其他组和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。

通过投票选出最佳天气预报视频。

5. 师生互动环节:

提问与讨论

:在知识导入阶段,教师提出问题,如“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会不准确?”鼓励学生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想法。

实时反馈

:在视频展示环节,教师和学生即时提供反馈,促进互动和学习。

6. 作业与延伸:

学生根据反馈改进他们的天气预报视频。

鼓励学生关注实际的天气预报,对比他们的预测与实际天气情况,撰写反思报告。

通过这种互动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,学生不仅能学到天气预报的科学知识,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若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处理,谢谢!联系QQ:2760375052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最近发表